您好,欢迎莅临联德康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
干冰属于化工科,干冰的化学性质是干冰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,它的化学通性:酸性、碱性、氧化性、还原性、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。下面分别讲解:
二氧化碳相图分子量:44.01与水的溶解度为 1 :1密度(固态):1560kg/m3(-78℃)沸点:-57℃
熔点:-78.5℃三相点-56.6℃ 5.17*10^5帕斯卡
临界点 31℃ 7.37*10^6帕斯卡
干冰的分子模型无色无味气体,有酸味。
溶于水(体积比1:1),部分生成碳酸。
液体转化为气体比率 8.726SCF(气体)/LB (液体-17.8℃,压力21kg/cm)液体转化为固体比率 0.46(-17.8℃)0.57(-48℃)
如果仅通过书面这种方式来了解到的干冰化学性质,其实并不能真的理解干冰这一物质,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相关化学实验,从实践中不断的总结认识干冰产品的性质,才能全面的认识干冰。
运输货物需要多少干冰一般按实际情况而定,冷藏运输中也有可参考的干冰使用量,由于保存干冰温度的改变,包装的不同以及使用的干冰规格不同,还有运输中持续时间长短,都会导致干冰用量多少有所不同,因此很难说某一段时间内,一定量的货物运输时就必须得用多少干冰才行,只有放宽尺度,多放点干冰才有保障。
通常的标准
通常用干冰运输试剂,一般特小的东西24小时内到达,也需不低于5公斤干冰量。
48小时到达不低于15公斤,夏季气温高,可多增加干冰量。
研究干冰的历史,是为了了解干冰的过去,指导人类现在进行的有关干冰活动,使之更为科学化、合理性。所以,干冰的发展历史是一门研究干冰技术沿革,认识干冰使用方法进化因果关系的社科类基础学科。
干冰的最早发现,是由西方国家钻探时被冻伤的偶然事件中被发现的。然而干冰被成功地工业性大量生产是在1925年的美国设立的干冰股份有限公司,从干冰的发现到真正使用其间也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。
当时将制成的成品命名为干冰,现在已经将它视为普通名词,但其正式的名称叫固体二氧化碳。因为要明白干冰的因果关系,所以要“经验”,一个人的经验有限,要借助于别时代、别地方、别人,就要研究本国以外的干冰发展史。比如1928年日本从干冰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制造销售权,成立了日本干冰株式会社,也就是现在的昭和碳酸株式会社的前身。如今干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、卫生、工业、餐饮等领域,担负着降温、制冷、保鲜、烟雾效果、干冰清洗等重任。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广深路西侧万俊汇商务公寓1栋826
电话:0755-28233321传真:0755-28233321 网址:www.ldkgb.com